科大新發現改善腦退化 助恢復記憶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6/04/21 16:30

分享:

分享:

葉玉如指,研究尚需進一步證實,每次注射IL-33的功效可維持多長時間。

科大理學院院長葉玉如率領研究小組,與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教授劉富友及浙江大學教授張寶榮,以3年時間研究,發現一種稱為白介素-33(IL-33)的蛋白質,能有效改善模擬阿爾茲海默症轉基因小鼠的認知障礙和病理徵狀。結果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。

阿爾茲海默症其中一項病理學標誌,是患者腦中有累積的澱粉樣蛋白斑和神經纖維纏結。團隊發現,患者體內的IL-33功能異常,無法有效清除蛋白斑,影響腦部溝通功能。團隊分別在實驗小鼠注射IL-33,發現一周內成功逆轉神經細胞的通訊缺陷和記憶力衰退情況。

葉玉如補充,冀研究成果可用於人類,但需進行更多臨床前和安全性研究。目前已取得專利,並與本地科研公司商討合作。